加入收藏    設為首頁

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 > 修學導航 > 戒律修持 文章

《半月誦戒很重要》講義

 

 慚愧學戒比丘釋傳道 敬編

甲一、誦戒緣起

    據四分律、五分律、僧祇律,佛在王舍城,時外道梵師,每月八日、十四日、十五日集會,時瓶沙王在閣上遙見,乃至詣佛處白言:「諸梵志月三時集會,相親愛,善哉世尊,敕諸比丘令月三時集會。」以此因緣,集比丘僧告言:自今已去,聽布薩日說戒。說戒之意為:凡已受戒者(無論是在家五戒、菩薩戒,或出家沙彌十戒、比丘戒、梵網菩薩戒),皆須於每月陰曆十五日(稱為白月十五日),及月底二十九日或三十日(稱為黑月十四日或黑月十五日),具修威儀,在佛菩薩形象前,誦所受戒之戒本,又名半月布薩。

    唐朝終南山道宣律祖《行事鈔》云:「昔齊文宣王撰《在家布薩儀》,普照沙門、道安開士梵云菩薩,此云開士,謂以法開道(導)之士。撰《出家布薩法》,並行於世。」(宋朝靈芝元照律師《資持記》釋曰:「齊即南齊蕭子良,生封竟陵王,死諡文宣王。在家布薩者,或五戒八戒,或云菩薩戒;其文已亡,不可尋矣。」)

 

 

甲二、引文顯德

     乙一、誦戒所由

    丙一、持戒功德

(一)         《華嚴經》:「戒為無上菩提本,應當一心持淨戒。若能堅持於淨戒,是則如來所讚歎。」

(二)         《大智度論》:「持戒之人,其心不悔,心不悔故得喜樂,得喜樂故得一心,得一心故得實智,得實智故得厭心,得厭心故得離欲,得離欲故得解脫,得解脫故得涅槃——如是持戒為諸善法根本。」

(三)         蕅益大師《重治毗尼事義集要》卷首云:「五分法身,以戒為依。三無漏學,以戒為首。無一如來不具戒體,無一菩薩不修戒度,無一經典不讚戒法,無一聖賢不嚴戒行。持戒如地,萬善由此而生成。持戒如城,魔障藉此而遠離。論其超勝,則才沾戒品,便名人世福田。極其指歸,則惟佛一人,方名圓滿淨戒。四級重樓,級級皆圓頓境。八萬細行,行行與法界周。若不持戒,縱能習講坐禪,興諸福業,皆為魔業,必入魔黨。」

 

 

    丙二、半月懺淨

二種清淨:

一本淨,自受戒以來絲毫無犯,如優婆離尊者。

二懺淨,有所違犯,須懺悔恢復清淨絕大多數人

故佛制半月半月布薩,於誦戒前必須懺悔犯戒罪,令戒體還歸清淨。

《行事鈔》又云:

(一)      「《摩得伽》云:布薩者,捨諸惡不善法,及諸煩惱有愛,證得白法,究竟梵行事,故名也。又云:半月半月自觀身,從前半月至今半月中間,不犯戒耶? 若有犯者,於同意所懺悔。

(二)         《毗尼母》: 清淨者,名布薩義。

(三)         若為說戒,懺悔滅罪,必須清淨;以有犯者,不得說戒,不得聞戒,不得向犯者懺悔,犯者不得受他解罪故也。

(四)         《三千威儀》云:布薩者,秦言淨住;義言長養,又言和合也。」

 

 

  乙二、順違得失

     丙一、 順教之得

《行事鈔》又云:

(一)     「《十誦》云:佛法幾時住世?佛答言:隨清淨比丘說戒法不壞,名法住世;乃至三世佛亦爾。

(二)     《五百問》云:佛垂泥曰,阿難悲泣。佛問何以悲泣?乃至佛言:我不滅度,半月一來。又言:佛有二身。肉身雖去,法身在世。若敬法者,念法者,便敬佛念佛。若持五戒,即見法身。若護法者,便為護佛。如飲水殺蟲之喻。又如半月說戒,即見我也。」

(三)     《四分律.說戒犍度》云:大迦賓在仙人住處黑石山側,靜處思惟而作是念:我今若往說戒,若不往,我常第一清淨。爾時世尊知其所念,譬如壯士屈伸臂頃,從耆闍崛山忽然不現,乃至迦賓前敷座而坐。時迦賓禮世尊足,在一面坐。世尊知而故問,汝在此作是念不?答言:爾。佛言:說戒法當應恭敬尊重承事,若汝不恭敬布薩尊重承事者,誰當恭敬尊重承事?是故汝應往說戒,不應不往。應當步往,不應承神足往,我亦當往。隨所住處人多少,共集一處說戒。(按:大阿羅漢是第一清淨持戒人,動念不欲參與半月說戒,尚受佛呵責,況我等凡夫,敢不恭敬尊重承事耶?佛言「我亦當往」,況餘人耶?)

 

 

     丙二、 違教之失

(一)   《行事鈔》又云:「並是佛之囑累,深有來致,令正法久住。而世有住寺,輕此教網,故違不說。染汙淨識,漸於大法無有滋味,是則出家無有利益,口說佛是我師。師教拒違,故是外道弟子也。

(二)   《四分律》云:舍利弗於閒靜處作是念: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法久住?何者等正覺修梵行佛法不久住?往問世尊。佛言:隨葉佛、拘那含佛,不為諸弟子廣說十二部經,不結戒,不說戒,爾時彼佛及諸聲聞在世,佛法廣流布,佛及聲聞滅後,世間人種種名,種種姓,種種家出家,以是故疾滅佛法不久住。何以故?不以經法攝故,如種種華,散置案上,風吹則散。毗婆尸佛、式佛、拘留孫佛、迦葉佛,為諸弟子廣說經法,亦結戒,亦說戒,彼諸佛及聲聞眾在世,佛法流布,佛及聲聞滅後,諸世間人種種名,種種姓,種種家出家,不令佛法疾滅。何以故?以經法善攝故,如以線貫種種華置案上,雖為風吹而不分散。(按:故十誦律云:「佛法幾時住世?佛答言:隨清淨比丘說戒法不壞,名法住世,乃至三世佛亦爾。」

(三)   公案證明:廢說戒事而動幽訶

《資持記釋說戒篇》:「《高僧傳》中,隋東川僧雲法師住寶明寺。以四月十五臨說戒時,乃白眾曰,戒本防非,人人誦得,何勞徒眾數數聞之?可令一僧豎義,令後生開悟。當時無敢抗者。訖於夏末,廢說戒事。至七月十五日早,將昇草座,失雲所在。大眾崩騰,四出追覓,乃於寺側三里許古塚間得之。遍體血流,如刀屠割。借問其故,云有一大丈夫執三尺大刀,厲色瞋雲改變布薩,刀膾身形,痛毒難忍。因接還寺、端情懺悔。乃經十載,說戒布薩。臨終之日,異香迎之,神色無亂,欣然而卒。此乃上智,故動幽呵,今時下愚,竟無顯驗,縱令永廢,反自安然,法滅於時,可用長歎。」

 

 

甲三、儀軌要點

乙一、儀軌注意事項詳見《五戒誦戒儀軌》

乙二、補充二點

丙一、座上發露

《行事鈔》云:「若座上憶得,莫問疑識,對發露。恐大鬧亂者,但心念口言自陳云:我某甲犯某罪,為逼說戒,待竟當懺。便得聞戒。若於罪有疑,亦準此陳露。」

丙二、略說戒法

《行事鈔》云:

(一)         「《四分》:若說戒日無能誦者。當如布薩法,行籌告白;差一人說法誦經餘諸教誡,誦遣教亦得。若全不解者,律云:下至一偈:諸惡莫作,諸善奉行;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如是作已,不得不說。若不解者,云謹慎莫放逸,便散。

(二)         《四分》云:若有八難:王、賊、水、火、病、人、非人、惡蟲。人難者,《明了論》云:有人欲執縛比丘也。餘緣者,若大眾集,床座少、若眾多病、若座上覆蓋不周、或天雨、若布薩多,夜已久謂懺罪人多經久也、或鬥諍事、或論毘曇毘尼、或說法夜已久,聽一切眾未起,明相未出,應略說戒。

(三)         若難緣卒至,說序已,云:餘者僧常聞。案:誦五戒中可改云:諸居士,是五戒法,眾常聞。 若不得說序,云:今十五日布薩時,各正身口意,莫放逸已,便隨意去。」

 

 

甲四、結勸

道宣律祖《隨機羯磨》云:「《善見》云:說戒法得知正法久住。」

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云:「佛言:佛子離吾數千里,憶念吾戒,必得道果,在吾左右,雖常見吾,不順吾戒,終不得道。」第三十七章「念戒近道」

 

 

附錄:蕅益大師《重治毗尼事義集要》中論「持戒與念佛之關係」

    「問:念佛一門,廣大簡易,信應奉行,但能一心念佛,自然止惡防非,何須矻矻窮年學此律法。名相浩繁,已非簡易。果極聲聞,又非廣大。恐不若專宏淨土法門之妙也。 答:持戒念佛,本是一門,原非異轍。淨戒為因,淨土為果。若以持名為徑,學律為紆,既違顧命誠言,寧成念佛三昧。夫如海無涯,如寶無厭,豈不廣大。作犯止持,保任解脫,豈不簡易。故一心念佛者,雖能止惡防非;專精律學者,尤為守佛明誨,現在則紹隆僧種,臨終則上品上生。法門之妙,孰過於此!」

    「若持戒兼念佛,設能斷通別惑,任運能生方便實報寂光等三淨土。縱未斷惑,亦可生同居淨土。又念佛以淨其心,正是無上妙戒,不遵念佛得度之訓,亦是虧違如來教敕,律制所訶。至若恃十念往生之捷徑,而輕戒相為煩瑣,便非真念佛人!臨終十念,敢保決難成就。故必淨戒為因,淨土為果,方成出要,是為一道清淨,豈曰腳踏兩邊?」

 


無量壽經專修網 恭製 辽ICP备10006639号-6